存款争夺战在降息首日打响:大行抠门小行大涨2015-03-02 01:34来源:澎湃浏览数:145次
央行2月28日晚间宣布3月1日起降息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至1.3倍,这再度拉响了各家银行存款争夺战的号角。 这意味着,各银行自主选择利率空间扩大,利率上浮策略可能更加差异化。 一如往常,国有大行最“稳”,基准上浮幅度小,但过往大家步调一致的节奏被打破:建设银行(601939,股吧)选择将3个月、6个月和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浮20%,而工、农、中、交四家大行均只上浮10%。 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则差异化更大。其中,股份制银行执行基准上浮20%的较多,但在1年期以上存款利率的差别较大,不少银行选择基准上浮10%,基准上浮区间为6%-20%。城商行和地方中小型银行则更加“慷慨”,不少选择上浮30%,全面一浮上顶。 下面分别来看具体情况。 先看看央行最新的基准利率,按照2月28日的最新决定: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至2.5%,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.2倍调整为1.3倍。 整体来看,国有大行的活期存款和3年期存款利率执行基准,2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上浮5%,3个月、6个月和1年存款利率均维持基准上浮10%,5年期利率则为4%(5年期存款没有基准利率),且招商银行(600036,股吧)也保持了这个步调。可见,国有大行对1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最为重视。且在这其中,唯独建设银行在3个月、6个月和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了20%。 股份制银行中,更普遍的是采取活期基准上浮10%,定期存款1年以下(含)基准上浮20%,而差别更多地体现在1年期以上存款中,可见对中长期存款的争夺更加激烈。 其中,2年期和3年期存款,兴业银行(601166,股吧)分别上浮6%,浦发、中信、广发、华夏分别上浮10%。平安的2年期存款利率最“大方”,基准上浮了20%。华夏5年期定存还给出了4.5%的利率,是现有股份制银行中最高的。 值得一提的是,民生银行(600016,股吧)的3个月、2年和3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(除2年期低于平安),2年期和3年期均执行基准上浮17%。光大银行(601818,股吧)的存款利率则低得“出类拔萃”—3个月、6个月存款利率则要低于一般股份制银行,仅上浮基准15%,且3年期定存和兴业银行一样,执行基准利率。 另外,在活期存款中,广发银行是唯一基准上浮20%的股份制银行。 而对利率最敏感的,莫过于城商行和中小银行。 目前来看,已经至少有浙商银行、南京银行(601009,股吧)、恒丰银行、青岛银行、青岛城商行全部期限利率上浮30%,一浮到顶。而5年期存款中,浙商银行给出的利率是5.4%,南京银行为5.2%,宁波银行(002142,股吧)为4.95%。 也并非所有小银行都会全面一浮上顶,如宁波银行,在活期和1年期以下存款利率和股份制银行保持一致,但在长期存款利率上提高上浮比例。 下一篇: 未来5年中国最赚钱的10种工作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