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最新癌症数据:每分钟7.5人被确诊!40岁后激增!2019-03-16 00:57来源:网络浏览数:252次
2019年1月,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。 数据显示:2015年,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.9万人,死亡约233.8万人。这意味着,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,平均每分钟有7.5人被确诊为癌症。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.83/10万,累积率(0~74岁)为21.44%,也就是说,如果你能活到74岁,患癌的概率高达五分之一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05.47/10万,累积率(0~74岁)为24.36%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5.21/10万,累积率(0~74岁)为18.60%。 近10多年来,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.9%的增幅,死亡率每年保持约2.5%的增幅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将升至约600万人,死亡人数将升至约350万人。 从年龄分布看: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,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,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,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。 同时,癌症的高发病率,导致我国癌症治疗的经济负担持续上升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算了一笔经济账:“以肺癌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、食管癌、骨癌和肝癌为例。2014年,这6种常见癌症的诊疗例均费用为5.98万元,分别是当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.1倍和5.7倍。仅2014年,我国癌症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就超过了2800亿元。” 当然,诊疗例均5.98万的费用只是一个保守数字,对于癌症家庭需要承担的费用远不止此,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性治疗等花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绝对是常事。 2018年1-8月,全国因病致贫、返贫困难群体中有癌症患者13.56万人,占总人数的1.27%,但其医疗花费高达53.65亿元,占总费用的19.3%。 一旦患癌,钱就是跟死神较量的重要砝码! 在北京某“癌症旅馆”内,住在2楼的肺癌晚期患者小林(化名)说:“我还不到30岁,怎么就得了这病。做手术就花了3万左右,床位、各种化验、手术、化疗都花钱。”小林的父亲有些哽咽说到,到北京看病,家里都尽力了,家里准备了20万来北京看病,刚来了一个月已经花了近10万了,看样子是不够,现在也在想办法筹钱…… 2018年7月7日,曾让很多人泪目的“告母家书”作者李真离世,给家人留下了100多万的外债…… 据媒体报道,2014年,来自湖南农村的李真考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研究生,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被确诊为白血病。 此后,为了治病,并不宽裕的家庭背了债。大哥为李真做了骨髓移植,母亲一直贴身陪护在他身边。 2018年2月,经历了口腔、眼睛、皮肤和血象等全身广泛性排异,数次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李真,又患上严重的肺部感染和肺排异。医生告诉李真,唯一的办法,就是进行双肺移植。 而手术需要满足几个“硬指标”:合适的肺源、较好的身体条件和手术费。 这些,在骨瘦如柴的李真和巨大的手术费缺口面前,都太难了!要知道,因“告母家书”走红后,李真未曾主动发起筹款。但为了治病,家中早已负债累累。无奈之下,2018年1月,李真发起一项名为《妈,对不起我生病了》的筹款,筹款目标是60万元,但直到筹款结束,仅筹得8.3万余元。 5月13日,李真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这段时间以来,认识了很多肺移植的病友。成功蜕变了的人,那真是重生;可是没扛过去的,就只能离别。那些离开了的,要么没能下手术台,要么没能(走)出ICU,或者后期遇到感染等。这一路的关卡,真是比‘西游记’的取经路要难上百倍,危险千倍不止。” 所以,为了更好的自己和家人,早期筛查很重要!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,近10年,我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提升了约10%,达到40.5%,但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相差甚远,美国、日本这一数据分别为66%和81%。而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就诊早期病例少、早诊率低、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。 相反,如果能够做好早期筛查,早期癌症相较于晚期癌症存活率高几十倍,费用却少几十倍! ☞ 乳腺癌。筛查手段:钼靶+超声;间隔时段:40岁以前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;40岁以后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+钼靶;费用:双侧乳腺钼靶:500-600元/次;超声:60元-100/次; ☞肺癌。筛查手段:低剂量螺旋CT;间隔时段: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;费用:300-500元/次; ☞ 结直肠癌。筛查手段:肠镜、大便潜血;间隔时段:50岁以后做1次结直肠镜,如果检查正常,可以间隔5-10年再做第二次,每年常规体检别放弃大便潜血试验;费用:180-200元/次; ☞ 胃癌。筛查手段:胃镜;间隔时段:高危人群45岁时开始做筛查,若无异常,间隔3-5年检查;高发区50岁一会要做筛查。费用:300元/次; ☞ 肝癌。筛查手段:血液甲胎球蛋白+超声;间隔时段: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1次;费用:血液甲胎球蛋白:50元左右;超声:60元-100/次。 且为了可能发生的巨额医疗费,保险,一定要尽早准备! ⊙ 高昂的治疗费用,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无力感、愧疚感、负罪感 动辄十几万、几十万的治疗费用,并非一个普通家庭能轻易承担的!虽然中国医保参保人数已超13亿,且有了二次报销,但起付线、封顶线、自费药物、自付项目,报销比例等的层层限制,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,自费药的比例甚至高达90%!势必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,害怕因为自己而掏空积蓄、拖累家人…… ⊙ 康复费用及收入损失费的加持,也容易导致即便一切向好后仍熬不过五年 人,最可贵的地方是会爱人,但同时,也因为这份爱,多了很多牵绊!经历过“小病不管、大病破产”后,相信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会急剧下降,而这时,正处于康复期的患者,眼睁睁看着一系列变故后的现状,对父母、爱人、孩子的愧疚感会不会减轻?硬撑着参加工作又会不会影响预期的康复进程? 而这时候,如果有重疾险+医疗险,而且保额充足,钱就不再是问题!所以,在经济能力充足的情况下,保险一定要尽早准备了,毕竟你不是一个人,要负责的也不止你这一生!你有保险,家人可能会因此受益,你没保险,家人可能会因此被拖累…… 当然,很多时候,我们说40岁前尽量把保险准备好,还因为: 1、保费高低 越早买越划算:以某公司终身重大疾病保险10万元保额20年交费为例,针对20岁年龄段人群的月保费为1610元,而40岁年龄段人群则提高到了3150元,接近前者的2倍。 2、保障期间 越早买保的越久:以长命百岁为例,20岁投保的人享有80年的保障期,40岁投保则只能享有60年保障期。对于交费年期,保险公司通常会有一个“投保年龄+交费期60岁/65岁”之类的要求。因此,40岁以后投保,很可能面临只能选择15年交或更短交费年期的选择,这样一来,也就意味着你的每期保费支出会增加,压力增大,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和其他家庭财产配置。 3、免体检上限 免体检上限是各家公司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的风险容忍度,与年龄有关。比如A公司规定你买60万重疾险不用体检,但是B公司可能50万就要体检。当然,越年轻免体检的上限越高,这个规则基本上是通用的。一般来讲,40岁是个坎儿,可能39岁时买60万不用体检。但是一过40,可能过30万就要体检,一旦体检有恙,则很可能要加费、延期或者除外责任甚至拒保! 4、家庭责任 目前,保险行业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,该年龄正是收入和事业顶峰期,也是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高压期。20岁时,来去自由无牵挂,万一真有个什么状况,可能父母年纪尚轻,身体尚佳,还能互相扶持继续过下去。可是40岁的你?一旦倒下,老人爱人、孩子怎么办? 上一篇: 421家庭的保险配置
下一篇: 政府工作报告15次谈保险 险企迎利好
|